锂电池公司接连登陆科创板168股票配资线上站。
8月6日,芳源股份(688148.SH)在科创板上市,截至收盘,该股报收于34.8元,相较于发行价格(4.58元)上涨659.8%,全日成交20亿元,换手率达80.17%。招股书显示,芳源股份主要从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和镍电池的制造,并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动工具、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
交易商协会介绍,巴斯夫集团总部位于德国,是全球大型综合性化学品制造企业,世界五百强之一,长期在中国化工领域开展投资。巴斯夫集团此次发行熊猫债,由中国银行和汇丰银行(中国)主承销,获得公募基金、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境外主权基金、中资银行、证券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各类型投资者的踊跃认购。该单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中国境内生产经营活动。
2024年5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1557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41575亿元人民币。2024年1-5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201406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203914亿元人民币。
8月5日,厦钨新能(688778.SH)也于科创板上市交易,截至当日收盘,报收于121.66元,较24.5元的发行价上涨396.6%,全日成交45.3亿元,换手率达74.98%。招股书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钴酸锂、NCM三元材料。
回顾本周A股市场表现,锂电池板块涨幅居前。8月6日新能源车、锂电池产业链持续发酵,其中锂电池板块再度掀涨停潮,截至6日收盘,金银河、富临精工、兆新股份等22股涨停。
丰仓股权投资基金合规风控总监魏凡成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资本大举涌入锂电池板块,很容易造成技术相较低端的企业产能过剩,所以投资追求技术进步的公司很重要,对单靠资本扩产能的公司要保持谨慎。
原料价格高位运行,终端竞争格局尚未定型
锂电池板块火热离不开新能源汽车需求大增的提振。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汽车1414万辆,同比增长35.8%;其中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0.3万辆,同比增加77.4万辆,增长2.34倍;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47.3万辆,增长74.9%,创历史新高。
现货市场上,碳酸锂市场价格再现上涨走势。卓创资讯8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近10日内,工业级碳酸锂上涨5000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上涨4500元/吨。卓创资讯分析师韩敏华表示,9月份国内终端新能源汽车、数码产品等行业将进入传统旺季,终端消费市场对于锂电池及上游原材料市场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而供应方面或难以跟进,下半年碳酸锂价格或将保持偏强运行。
当前锂电行业的竞争格局尚未定型,据魏凡成分析,产业链上尽管动力电池领域的集中度较高,但下游终端市场尤其是乘用车市场还比较分散。
乘联会的数据统计,2021年1~6月,全国电动乘用车销量排名为:五菱宏光MINI EV以157939辆的成绩排名第一,特斯拉Model3与ModelY合计销量131025辆,比亚迪汉EV销量38664辆,蔚来35007辆,广汽埃安AionS销量32299辆,奇瑞30771辆,理想30154辆,小鹏汽车19496辆。
具体看来,锂电公司都会去竞相争取最优质的市场份额,同样市场份额的特斯拉和五菱宏光对上游锂电公司的商业价值是不一样的。魏凡成分析称,五菱宏光MINI销售量最大,但附加值相对较低,对锂电行业的竞争格局影响有限。特斯拉销售量较大,含金量也相对较高,LG新能源靠特斯拉一个客户就支撑其在国内装机量排名第三。比亚迪自成一派,凭借多款畅销车型,支撑了比亚迪电池(弗迪电池)国内排名第二的市场地位。
技术迭代加速,警惕产能过剩
魏凡成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目前锂电池的技术路线并不复杂,主要有三元锂电池,包括松下的技术路线NCA、宁德时代的技术路线NCM、LG的四元锂 NCMA。以及另一个方向磷酸铁锂电池,包括宁德时代的CPT、比亚迪所谓刀片电池,这种属于在电池包封装技术上的“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池产品技术迭代速度很快,一旦技术突破,利用原有技术的公司产能越大,负担就越重。魏凡成提示,目前资本大举涌入锂电池板块,很容易造成技术相较低端的企业产能过剩,所以投资追求技术进步的公司很重要,对单靠资本扩产能的公司要保持谨慎。
此外,动力电池加速扩产预期下,中游材料和上游锂资源的供应安全将成为首要目标,华宝证券发布研报称,高成本产能出清下,关注开采成本较低、拥有锂矿资源优质的相关上市公司。国内相关资源上市公司通过锂矿开采、锂盐生产、销售等一体化布局,凭借价格优势有望持续拓展市场份额。
华宝证券具体分析称,目前电池厂商的加速扩张和中游材料的供应紧缺形成鲜明对比,随着下游新能源车和锂电池的景气度持续提升,对于电池厂商来说,构建坚固的材料供应链保障材料供应安全将有助于其长期稳定发展;对于中游锂电材料企业来说,通过和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和长单供应来获得稳定的产品出货来源,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也会在接下来的行业竞争中更具优势。二线龙头的产业链加速布局,在目前CR3占比超过70%的动力电池市场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难以进一步拓展,关注二线电池厂商在扩产和产业链布局下有望形成稳定的竞争优势。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齐琦
相关阅读 就市论市丨锂电池产业链全线爆发 能否“破茧成蝶”?就市论市丨锂电池产业链全线爆发 能否“破茧成蝶”?
09-11 13:54 蔚蓝锂芯:公司目前没有量产固态电池蔚蓝锂芯:公司目前没有量产固态电池
09-05 16:37位于长三角地区的苏州,已成为日企在中国主要投资聚集地之一。
09-03 16:23动力电池产业在2024年来到了一个变革节点。
09-02 20:49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顺利召开,我国锂电池产量已超全球70%
产业图谱 09-02 11:0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配资股票网站_十大权威安全配资_配资安全指数网观点